![]() |
![]() |
![]() |
金融利率改革(2019-10-09) 当下亟需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并且形成机制,目的就是通过改革的办法来引导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,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、成本高的困境。近年来国内经济运行比较平稳,国家货币政策比较平稳,因此并没有必要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的上行,总体还是应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取向。 在进行贷款LPR改革后,1年期LPR报价持续走低。最新1年期LPR报价比此前低了4个基点。9月16日,第二次全面降准实施,释放了约8000亿元。这一系列操作,被部分人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正走向宽松,央行也在降息放水。 在全球经济下行,货币政策不断宽松的背景下,部分人产生这样的误解不足为奇。今年以来,欧美等发达国家都调整了货币政策。美联储今年以来在两个月内已连续两次降息,除此以外其他发达国家也纷纷跟进降息。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,我国并未人云亦云,亦步亦趋,还是坚持从我们国内的经济形势出发,制定适合我们国内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。改革完善贷款LPR并形成机制。正如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: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,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,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,引导金融机构完善考核激励机制,将资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,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。 我国货币政策一直遵循坚持这样一个原则——以我为主,根据国情以及市场经济形势、物价水平,适时进行微调预调。 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,经济运行虽然存在一定下行压力,但总体运行还在合理区间,物价水平也相对适中。根据最新数据显示,从今年前7个月来看,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。前7个月,CPI同比上涨2.5%,仍然保持在全年预期目标之内。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,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较强。内需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,前6个月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81%,消费的扩大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撑作用和拉动作用在提升。这也为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的态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 在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背景下,当前,国家货币政策比较平稳,因此并没有必要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的上行,总体还是应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取向。 因此,在稳健的基调下,我国货币政策还需加强调控,保持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速度与GDP的增长速度大体上相当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。同时,也要加大结构性调整的力度,加大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,更多用改革的办法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。
|